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分析锂离子电池反应热产生的原因,认为负极与溶剂的反应和正极分解反应产生的热量较多,易导致热失控.锂离子电池爆炸的根本原因是电池内部温度达到反应物着火点而发生燃烧,或温度急速上升而导致反应剧烈,大量产生的气体使电池内部压力急剧上升.从实际应用出发,提出避免锂离子电池组爆炸的措施:以避免电池受到挤压、穿刺为目的的电池箱耐撞性设计,实现电池温度控制的电池组热管理系统,以及避免过充过放的锂离子电池组充放电均衡系统.
推荐文章
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试验的安全防护措施
锂离子
动力电池
环境试验
性能试验
电动汽车(道路车辆)
锂离子电池组间接接触液冷散热结构研究
车辆工程
锂离子电池
液冷
热分析
基于神经网络与UKF结合的锂离子电池组SOC估算方法
锂离子电池组
动力能源
无迹卡尔曼滤波器
神经网络
高级车辆仿真器
荷电状态
笔记本电脑用锂离子电池组失效分析
笔记本电脑
锂离子电池组
失效分析
一致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组的爆炸原因与避免措施
来源期刊 电池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组 爆炸 耐撞性 热管理 充放电均衡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0-62
页数 3页 分类号 TM912.9
字数 463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535/j.1001-1579.2018.01.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刚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15 28 3.0 5.0
2 黄彩霞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12 37 4.0 5.0
6 黄文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0)
共引文献  (144)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5(1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锂离子电池组
爆炸
耐撞性
热管理
充放电均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池
双月刊
1001-1579
43-1129/TM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仰天湖新村1号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11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2384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