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民间疗法       
摘要:
"河洛回生系统涂药圈疗新法"是中医独特的外治技术,原称为"中草药生物圈疗法"[1],由陕西已故名医刘俊岑先生发明。该疗法第二代传人刘淑香自20世纪70年代初师从刘俊岑先生,参与圈疗法的发展、革新、实践全过程。《癌瘤克星:神圈刘》一书中,记载了刘俊岑、刘淑香师徒二人用圈疗法治病的宝贵经验[2]。2013年国家成立了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中心,启动了"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调查研究"项目。河北省
推荐文章
浅谈日照纸的涂药技巧
日照
配制
检验
河洛地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乡村振兴问题探讨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发展现状
乡村振兴
驻马店地区河洛红蜜桃引种表现及栽培要点
河洛红蜜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驻马店
河洛文化之传承
文化起源
中国传统文化
传承
精神文明
物质文明
齐鲁文化
北宋时期
黄河文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河洛回生系统涂药圈疗新法的机制探讨
来源期刊 中国民间疗法 学科
关键词 圈疗法 界面 河图洛书 内外相关 通瘀提毒 机制 河洛回生系统
年,卷(期) 2018,(10)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4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9621/j.cnki.11-3555/r.2018.1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培红 33 128 7.0 8.0
2 曹东义 89 303 9.0 15.0
3 张相鹏 9 30 4.0 5.0
4 王红霞 18 76 6.0 7.0
5 武宁 7 17 2.0 3.0
6 马文毅 1 2 1.0 1.0
7 刘淑香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
共引文献  (108)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圈疗法
界面
河图洛书
内外相关
通瘀提毒
机制
河洛回生系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民间疗法
半月刊
1007-5798
11-3555/R
大16开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科创十三街31号院8号楼3层
1993-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