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近年来,SiOx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由于其良好的循环稳定性、较大的容量以及对成分调控的可行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以往的许多研究都集中在阐明氧含量对SiOx负极的影响,尺寸效应对性能的影响规律很少被研究.此工作研究了不同厚度的薄膜型SiOx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溅射制备SiOx电极的Si/O比值为0.7、膜厚为450 nm时,电极初始库仑效率(ICE)为71.68%、容量保持率92.01%.以上的最优性能主要归功于电荷转移电阻低、SEI层形成减少和循环过程中电极的结构稳定性.研究表明,作为LIBs负极,控制SiOx负极的厚度可以有效改善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推荐文章
高性能Si@SiOx@C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Si@SiOx@C
球磨
电化学性能
溅射功率对氧化锡薄膜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氧化锡薄膜
阳极材料
磁控溅射
电化学性能
氧化锰薄膜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水热反应
氧化锰
纳米结构薄膜
锂离子电池
NiO阳极薄膜制备与电化学性能
NiO薄膜
真空蒸发
热氧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薄膜厚度对α-SiOx薄膜负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无机材料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SiOx薄膜负极 薄膜厚度 循环稳定性 容量 锂离子电池
年,卷(期) 2018,(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快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41-1147
页数 7页 分类号 TQ174
字数 45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5541/jim201802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向欣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6 11 3.0 3.0
5 孟祥鲁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14 霍翰宇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2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SiOx薄膜负极
薄膜厚度
循环稳定性
容量
锂离子电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无机材料学报
月刊
1000-324X
31-1363/TQ
16开
上海市定西路1295号
4-504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60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616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