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从翻译学与社会学的界面研究视角考察《寂静的春天》在中国的译介轨迹.从宏观层面分析该作品在我国集中出现多个译本有何社会动因;从中观层面阐释为何相同的翻译活动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接受截然不同;从微观层面阐述不同译者的翻译策略有何差异.研究发现,《寂静的春天》在中国的译介图谱与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的“场域”、“资本”和“惯习”三个核心概念紧密相关,从而折射出翻译学与社会学的界面研究潜势.
推荐文章
工程与社会行动的“嵌入性”分析视角——兼论工程社会学的研究现状
社会行动
工程社区
工程社会行动
工程社会学
“内部工程社会学”与“外部工程社会学”--建构工程社会学体系的一种尝试
内部工程社会学
外部工程社会学
工程域
工程社区
论雷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对美国文学与社会的影响
卡森
《寂静的春天》
生态文学
影响
基于场域论视角下体育社会学研究
场域论
布迪厄
体育社会学
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寂静的春天》在中国的译介——兼论翻译学与社会学的界面研究潜势
来源期刊 中国翻译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寂静的春天》 译介 翻译学 社会学 界面研究
年,卷(期) 2018,(2) 所属期刊栏目 译介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51
页数 6页 分类号 H05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清平 16 40 4.0 6.0
2 刘茜 8 27 2.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9)
共引文献  (75)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5(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6(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8(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9(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2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8(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寂静的春天》
译介
翻译学
社会学
界面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翻译
双月刊
1000-873X
11-1354/H
16开
北京阜外百万庄大街24号
2-471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66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1049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