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超微血流显像(SMI)技术在评价存在局限性极低回声区(JBA)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的价值.方法:选取存在JBA的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起始段的低回声或低回声为主的不均质斑块进行SMI和超声造影(CEUS)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评估这些斑块内的新生血管状况.结果:SMI和CEUS检查显示38例存在JBA的斑块内均可见新生血管.斑块厚度0.21~0.63cm,平均(0.38±0.10)cm;斑块长度0.90~ 5.2cm,平均(2.21±1.06)cm;SMI及CEUS显示斑块内新生血管分级为1~2级,但在JBA区域未见明显新生血管.结论:有JBA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比率高,但新生血管并不在JBA区域内.
推荐文章
超微血流成像技术和超声造影诊断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对比分析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超微血流成像技术
超声造影
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
超声造影评估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与脑白质病变的关系
超声检查
造影剂
脑白质病变
颈动脉
动脉硬化
超声造影评价他汀药物对糖尿病及非糖尿病病人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影响
糖尿病
颈动脉斑块
新生血管
超声造影
阿托伐他汀
造影强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超微血流显像与超声造影评价极低回声区斑块内新生血管分布的研究初探
来源期刊 心肺血管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管超声 微血流显像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新生血管 极低回声区
年,卷(期) 2018,(1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46-1048,1057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4
字数 279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5062.2018.12.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魏达友 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医院超声科 26 202 6.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5)
共引文献  (123)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管超声
微血流显像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新生血管
极低回声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心肺血管病杂志
月刊
1007-5062
11-3097/R
16开
北京安定门外安贞医院内
82-636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7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022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