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南京禄口机场2011-2016年分钟级地面观测数据对禄口机场低能见度现象进行分析,统计低能见度天气发生的时间分布特征;分析其他气象要素与能见度的关系,归纳低能见度天气下各气象要素的阈值,建立低能见度天气的预警指标.结果发现,禄口机场发生低于2 000m能见度现象时,逐月平均相对湿度均超过90%,表明禄口机场低能见度主要是由雾造成的.禄口机场能见度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次季节变化特征,呈现双峰双谷结构,4月及7、8月为两个峰值,6月及12月和次年1月为两个谷值.这种特征的形成与近地层大气的温度、湿度、层结有密切关系.能见度分布具有较为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凌晨至早晨能见度最低,午后能见度达到最高,秋季能见度的日变化幅度较大,冬季低能见度可能出现的时间分布范围广.通过分析发现能见度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复杂,并不呈现某种线性关系.分析不同等级低能见度天气对应的气温、温度露点差、水平风速范围,发现气温在不同月份有较大差异,温度露点差及水平风速的范围较稳定.
推荐文章
昆明机场低能见度特征分析
大雾
低能见度
长水机场
应急程序
成都双流机场2007—2017年能见度变化特征分析
能见度
特征分析
双流机场
航空气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AWOS数据的南京禄口机场低能见度特征统计研究
来源期刊 高原气象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能见度 时间特征 阈值
年,卷(期) 2018,(4)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29-1142
页数 14页 分类号 P468.0+2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22/j.issn.1000-0534.2017.0009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安宁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25 242 11.0 14.0
2 慕熙昱 11 115 6.0 10.0
4 周林义 8 43 3.0 6.0
8 徐琪 4 6 2.0 2.0
11 陶星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31)
共引文献  (1401)
参考文献  (4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2(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0)
2003(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4(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05(5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9)
2006(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1)
2007(6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7)
2008(83)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9)
2009(4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6)
2010(6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8)
2011(4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4)
2012(4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9)
2013(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4(28)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5(11)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能见度
时间特征
阈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原气象
双月刊
1000-0534
62-1061/P
大16开
甘肃省兰州市东岗西路322号
54-43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77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7547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