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SEM、TEM、EPMA、XRD、室温拉伸等实验手段,对两相区保温-贝氏体区淬火配分(IQ&PB)工艺下不同淬火碳配分温度和时间热处理后的组织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用钢经IQ&PB工艺处理后,室温组织主要由铁素体+贝氏体+残余奥氏体组成.两相区保温后,C、Mn元素在马氏体(原奥氏体)中富集,其含量分别为基体平均值的1.47倍和1.16倍.随淬火配分温度降低,贝氏体体积分数增加,组织细化,马氏体/奥氏体小岛数量增多.随着配分温度升高及配分时间增加,实验钢室温组织中残余奥氏体含量增加,抗拉强度降低,断后伸长率提高,加工硬化行为持续发生.综合不同配分温度和时间,400℃淬火进行10min配分处理时,抗拉强度达1 107MPa,伸长率达24%,此时强塑积可达26 568MPa·%.
推荐文章
轧制工艺对CSP生产低碳贝氏体高强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贝氏体
终轧温度
卷取温度
M-A岛
析出
65Mn钢弹垫贝氏体等温淬火工艺
弹垫
贝氏体
热处理
等温淬火
铸造无碳化物贝氏体耐磨钢的研究与应用
无碳化物贝氏体耐磨铸钢
合金化
组织
性能
应用
不同线能量下低碳贝氏体钢焊接接头的组织及韧性
低碳贝氏体钢
焊接接头
焊接线能量
显微组织
冲击韧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淬火碳配分工艺下贝氏体/铁素体复相钢的组织和性能
来源期刊 钢铁研究学报 学科
关键词 贝氏体/铁素体复相钢 IQ&PB工艺 碳配分 残余奥氏体 瞬时加工硬化指数
年,卷(期) 2018,(6)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9-475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325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17025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魏英立 华北理工大学教育部现代冶金技术重点实验室 45 93 5.0 7.0
2 田亚强 华北理工大学教育部现代冶金技术重点实验室 87 154 5.0 8.0
3 黎旺 华北理工大学教育部现代冶金技术重点实验室 10 5 1.0 1.0
4 陈连生 华北理工大学教育部现代冶金技术重点实验室 80 135 5.0 8.0
5 董福涛 华北理工大学教育部现代冶金技术重点实验室 10 4 1.0 2.0
6 王安东 华北理工大学教育部现代冶金技术重点实验室 7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86)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贝氏体/铁素体复相钢
IQ&PB工艺
碳配分
残余奥氏体
瞬时加工硬化指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钢铁研究学报
月刊
1001-0963
11-2133/TF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76号
80-259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97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759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