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食源性致病菌是诱发食源性疾病并进而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 氧化锌因其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将其作为抑菌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制备获得了棒状、梭状、空心球状以及蜂窝状等4种形貌的氧化锌微/纳米颗粒,并将其与8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通过抑菌圈法和生长曲线法考察了其抑菌活性,研究表明,氧化锌对不同的食源性致病菌具有不同的抑菌效果,而且氧化锌的抑菌效果与其形貌密切相关. 研究结果为氧化锌微/纳米抗菌材料的开发应用提供了的基础数据.
推荐文章
中草药提取物对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中草药
食源性致病菌
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纳米氧化锌对甜瓜主要致病菌抑菌活性研究
纳米氧化锌
T.roseum
F.sulphureum
A.alternate
抑菌
不同形貌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及其对有机催化反应活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纳米氧化锌
形貌控制
反应溶剂
表面活性剂
有机催化反应活性
纳米氧化锌不同制备方法对抑菌性能的影响研究
纳米氧化锌
均匀沉淀法
直接沉淀法
抑菌
工业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形貌氧化锌微/纳米颗粒对食源性致病菌的抑菌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氧化锌 纳米材料 抑菌作用
年,卷(期) 2018,(5) 所属期刊栏目 方法与技术创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0-147
页数 8页 分类号 TS207.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304/j.nykjdb.2017.043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乔宇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29 229 8.0 14.0
2 石波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63 652 15.0 22.0
3 彭晴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9 19 3.0 4.0
4 刘慧颖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9)
共引文献  (421)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2(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3(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6(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7(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8(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0(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11(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2(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1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5(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6(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食源性致病菌
氧化锌
纳米材料
抑菌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月刊
1008-0864
11-3900/S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82-245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98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45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