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心理学关于自我意识的实验中,视知觉一直是被试用来进行主观报告的核心实验指标之一。通过对检测自我意识的镜子反射实验的分析,吉布森的生态光学理论证实了这个观点:视知觉对于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塑造具有非常核心的作用。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使用者的视知觉系统所接收的信息与其身体行动信息一起产生了数种不同的混合经验。处于虚拟环境中的虚拟化身成为了一种身处真实世界使用者的自我意识在虚拟世界中的体现和延伸,虚拟化身会对真实世界中使用者的自我觉知和在场产生非常强烈的影响。
推荐文章
社交网站自我呈现对社会幸福感的影响: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链式中介作用
积极自我呈现
真实自我呈现
社会幸福感
社会支持
孤独感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完美主义及可能自我的关系
可能自我
自我效能感
完美主义
探索性因子分析
基于自我效能感的网络虚拟实验设计策略研究
网络虚拟实验
自我效能感
设计策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作为虚拟自我的真实自我是否可能
来源期刊 中国哲学年鉴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自我觉知 自我意识 虚拟现实技术 视知觉 主观报告 虚拟环境 虚拟自我 虚拟世界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8-338
页数 1页 分类号 B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自我觉知
自我意识
虚拟现实技术
视知觉
主观报告
虚拟环境
虚拟自我
虚拟世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哲学年鉴
年刊
1004-3462
11-2935/B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
出版文献量(篇)
2793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