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矩阵运算广泛应用于实时性要求的各类电路中,其中矩阵求逆运算最难以实现.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实现矩阵求逆能够充分发挥硬件的速度与并行性优势,加速求逆运算过程.基于改进的脉动阵列的计算架构,采用一种约化因子求逆的优化算法,将任意一个n×n阶上三角矩阵转换成对角线为1的上三角矩阵,使得除法运算与乘加运算分离开来,大大简化矩阵求逆运算过程.以一个4x4阶上三角矩阵求逆为例,在Xilinx ISE平台下,采用Virtex5 FPGA完成算法实现与功能验证,在14个周期内,使用了2个除法器,3个乘法器与4个加法器实现整个矩阵求逆运算.相比于经典的脉动阵列架构,仅占用近一半资源的同时,性能提升了26.43%;相比于集成更多处理单元(PE)的脉动阵列实现方式,在性能近乎不变的情况下,耗费的资源缩减到1/4,大幅度提升了资源利用率.
推荐文章
三角矩阵求逆的ASIC实现研究
ASIC
三角矩阵
求逆
改进的矩阵求逆的FPGA设计和实现
三角矩阵
求矩阵逆
FPGA
一种基于上三角项集矩阵的频繁项集挖掘算法
数据挖掘
关联规则
频繁项集
上三角项集矩阵
一种基于有限域求逆的S-Box实现算法
S-Box
逆变换
有限域
查找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种基于约化因子上三角矩阵求逆的FPGA实现方法
来源期刊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矩阵求逆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约化因子
年,卷(期) 2018,(2) 所属期刊栏目 微电子、微系统与物理电子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2-346,362
页数 6页 分类号 TN402
字数 266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805/TKYDA201802.034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海钢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可编程芯片与系统研究室 134 485 10.0 15.0
5 黄志洪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可编程芯片与系统研究室 16 24 3.0 4.0
6 周杨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可编程芯片与系统研究室 9 50 4.0 7.0
10 王佳薇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可编程芯片与系统研究室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矩阵求逆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约化因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双月刊
2095-4980
51-1746/TN
大16开
四川绵阳919信箱532分箱
62-241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5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116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