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背景:皮肤创面中起到修复再生作用的细胞主要为皮肤源性前体细胞,当皮肤创面发生后,皮肤中的皮肤源性前体细胞进行分裂增殖,迁移修复创面,尽可能恢复损伤处原有皮肤的生理及美观功能.目的:观察小鼠尾部结构以及离断后断端愈合形态,初步探讨这些特征与小鼠尾部皮肤创伤修复的关系.方法:利用眼科显微外科剪对2日龄昆明小鼠尾部尖端进行人工统一离断,建立鼠尾断端毛囊再生动物模型,定位皮肤创面愈合过程中细胞增殖活跃区域,定期获取小鼠尾部皮肤创面愈合样品,OCT 包埋.常规病理染色观察创面愈合形态;对鼠尾细胞增殖进行免疫荧光标记,利用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小鼠尾部愈合部位皮肤激活蛋白AP-1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鼠尾结构复杂,血运丰富,小鼠尾尖离断后可以达到较好愈合形态;②鼠尾部位皮肤细胞的增殖活跃主要在毛囊部位以及真皮乳头层进行细胞分裂,参与修复创面与再生;③荧光染色发现激活蛋白AP-1 的表达主要集中在愈合皮肤的表皮层和真皮乳头层;④结果说明愈合处的皮肤表皮层和真皮乳头层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
推荐文章
小鼠乳腺癌化疗后残留癌细胞的形态学研究
乳房肿瘤,实验性
抗药性,肿瘤
肿瘤复发,局部
超微结构
低氧预适应对小鼠视网膜光损伤防护作用的形态学观察
低氧预适应
视网膜
光损伤
形态学
感光细胞
BALB/C小鼠
小鼠胸腺树突状细胞的分布与形态学观察
树突状细胞
胸腺
免疫组织化学
显微镜,电子
小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鼠尾断端愈合形态学观察及细胞增殖活跃区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组织构建 皮肤 鼠尾 创面愈合 毛囊再生 细胞增殖 免疫荧光 EdU AP-1
年,卷(期) 2018,(16) 所属期刊栏目 组织构建细胞学实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58-2563
页数 6页 分类号 R318
字数 692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4344.082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树伟 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3 50 4.0 7.0
2 郭景旭 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 0 0.0 0.0
3 王海涛 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5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4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8)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2)
  • 参考文献(1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2)
  • 参考文献(1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组织构建
皮肤
鼠尾
创面愈合
毛囊再生
细胞增殖
免疫荧光
EdU
AP-1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