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哈贝马斯看来,现代社会的道德危机究其根源在于近代哲学以主体自我意识为出发点的理性基础规定,因此,必须完成从“个体的独白反思”到“主体间的话语交往”的范式转换,重新界定理性的概念内涵,并据此对道德规范的普遍有效性予以合理的证明与重构。正是蕴含在交往行为中的合理性和相互理解凸显了理性的真正含义,即交往理性是交互主体进行理性论辩的根本依凭。
推荐文章
教学交往理性及其实现——基于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
哈贝马斯
交往理性
教学交往
实现
中国生命伦理学与道德哲学的现代转向
生命伦理学
道德哲学
转向
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研究
哈贝马斯
生活世界
系统
交往行为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伦理学特征
心理疗法
咨询
伦理学
道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交往理性与道德共识:哈贝马斯话语伦理学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哲学年鉴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交往理性 普遍有效性 道德共识 交互主体 近代哲学 哈贝马斯 主体自我意识 话语伦理学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3-363
页数 1页 分类号 B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交往理性
普遍有效性
道德共识
交互主体
近代哲学
哈贝马斯
主体自我意识
话语伦理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哲学年鉴
年刊
1004-3462
11-2935/B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
出版文献量(篇)
2793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