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后端滤波处理是多通道语音增强系统中一种比较常用的技术,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语音增强系统的性能,提高波束形成后的输出信噪比.但是,常用的后滤波方法需要相当繁琐的参数调整过程才能实现噪声抑制和语音质量之间的合理权衡.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最小方差无畸变(MVDR)波束形成和生成对抗深层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多通道语音增强算法.前端使用波束形成器对信号进行初步增强;后端滤波处理采用生成对抗深层神经网络,避免了繁琐的参数调整过程.实验系统是通过MATLAB和TensorFlow仿真实现,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推荐文章
多通道微环光波束形成网络中载波处理的研究
相控阵雷达
微波光子学
微环谐振腔
时间延迟
基于波束形成的谱相减语音增强
语音增强
麦克风阵
波束形成
谱相减
Frost方法
混响环境下的宽带波束形成语音增强方法
麦克风阵列
语音增强
小波滤波器组
宽带波束形成
基于波束形成与多参考源噪声对消的语音增强算法
传声器阵列
语音增强
波束形成
自适应噪声对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结合波束形成和GAN网络的多通道语音增强研究
来源期刊 噪声与振动控制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声学 语音增强 波束形成 最小方差无畸变 生成对抗深层神经网络
年,卷(期) 2018,(z1) 所属期刊栏目 振动噪声测试与评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1-596
页数 6页 分类号 O422.6
字数 45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1355.2018.Z1.1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蒋伟康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52 506 15.0 21.0
2 吴海军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8 53 3.0 7.0
3 余亮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3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声学
语音增强
波束形成
最小方差无畸变
生成对抗深层神经网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噪声与振动控制
双月刊
1006-1355
31-1346/TB
大16开
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上海交通大学
4-672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7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367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