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孟子用"羞恶之心"表明了道德的本源,朱熹解释为"羞,耻己之不善;恶,憎人之不善"."羞恶之心"既是人性的发源地,又隐藏于人性之中,与道德建立了本心与行为的内外关系.由于明礼知耻、崇德向善历来是国人对道德的要求,也符合当代的价值标准.因此,本研究认为,大学生的道德培养应重在"育心",由内至外强化他们"耻己,之不善"和"憎,人之不善"的观念.
推荐文章
浅谈孟子的人性理论
孟子
人性
理论
影响
医生职业道德对高职大学生德育启示
医德
高职
大学生
德育
启示
儒家自强观对当代大学生德育的启示
儒家自强观
大学生
德育教育
素质培养
高校大学生道德危机探析
大学生
道德危机
分析
对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孟子"羞恶之心"对大学生道德培育的启示
来源期刊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羞恶之心 大学生 道德培育
年,卷(期) 2018,(11) 所属期刊栏目 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5-96,99
页数 3页 分类号 G641
字数 402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5823.2018.11.03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林桂泽 4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羞恶之心
大学生
道德培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月刊
1008-5823
62-1145/G4
16开
兰州市城关区雁儿湾路191号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401
总下载数(次)
30
总被引数(次)
136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