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研发生态结构,给生态航道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在进行水生生物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透水框架坝的结构形式.通过开展相应的水槽试验,对比分析透水坝与实体坝的作用区别,并结合水槽试验成果,从集鱼效应、 提高鱼类栖息适合度等方面分析透水框架坝的生态效应.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从流场分布来看,实体坝在坝后一定范围内存在回流区;框架坝坝后无回流区存在;2)相对于实体坝,透水坝作用效果较弱(冲刷坑深度约为实体坝的60%),作用时间更长;3)透水框架坝能够起到人工鱼礁的作用,框架坝的内部空隙为鱼类等水生生物提供栖息庇护场所,对鱼类有较强的诱集效果;4)框架坝通过提高水体含氧量和提高有利于鱼类的流速区面积来提高鱼类的栖息适合度.
推荐文章
透水框架在改进丁坝结构型式上的应用
丁坝
四面体透水框架
透水坝头
水动力特性
冲淤特性
局部冲刷
考虑底部过流的透水框架群阻力系数研究
透水框架
大尺度粗糙
双层模型
阻力系数
扭双工字型透水框架防冲机理试验研究
扭双工字型透水框架
流速变化
紊动强度
单位水体能量
水槽试验
透水框架在改进丁坝结构型式上的应用
透水框架
改进
丁坝结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透水框架坝生态效应研究
来源期刊 水运工程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透水框架坝 实体坝 生态效应
年,卷(期) 2018,(12) 所属期刊栏目 “长江中下游强冲刷河段航道整治技术”专栏(4)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20
页数 5页 分类号 U617
字数 401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4972.2018.12.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惊涛 16 72 6.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5)
共引文献  (74)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透水框架坝
实体坝
生态效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运工程
月刊
1002-4972
11-1871/U
大16开
北京东城区安内国子监28号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08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3509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