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探讨冬小麦节间长度与株高的关系,将30个冬小麦品种(系)按有无倒六节分为2类(A类无倒六节,B类有倒六节),分别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矮秆小麦是通过缩短各节间长度来降低株高的,其中,倒二、 三节间的缩短程度较大.具有6个节间的小麦品种的抗倒伏性一般大于5个节间的品种.
推荐文章
不同小麦品种(系)株高及节间长度研究
小麦
株高
节间长度
株高构成指数
晚霜冻胁迫后冬小麦株高降低及其与籽粒产量关系
冬小麦
晚霜冻胁迫
发育进程
株高
节间和穗长
籽粒产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冬小麦节间长度与株高的关系
来源期刊 浙江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小麦 株高 株高构成指数 育种
年,卷(期) 2018,(10) 所属期刊栏目 粮食作物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05-1807,1812
页数 4页 分类号 S512.1+1
字数 173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178/j.issn.0528-9017.2018102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5)
共引文献  (33)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麦
株高
株高构成指数
育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农业科学
月刊
0528-9017
33-1076/S
16开
杭州市石桥路198号
32-33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892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3583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