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东北方言作为北方方言的重要分支,形成于清末民初时期,这与当时清政府的垦荒政策、国内外形势变化及由此产生的流动人口密切相关,人口的流动带来文化的交融和碰撞.作为文化子系统的代表——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的影响尤为明显,由于清末民初满语逐渐衰落,汉语日渐兴盛,但是满语并没有全部消失,其踪迹主要以词汇系统保留在东北方言中,丰富了东北方言的构成表达.因此探讨这一时期东北方言的形成概况,包括国内地方方言及外国语言对东北方言形成时的影响,利用宏观视角分析其背后成因,以得到预期成果,显得尤为重要.
推荐文章
说东北方言动词"造"
东北方言动词
使用频率
词汇意义
语法功能
清末民初时期篆刻艺术在建水陶创作中的运用及现实意义
建水陶
篆刻艺术
陶瓷装饰
文化附加
东北方言的文化价值探究
东北方言
艺术文化
文化价值
构建东北方言品牌设计研究
东北方言
品牌构建
活态传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清末民初时期东北方言形成概述
来源期刊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东北方言 人口流动 社会文化 变迁 影响
年,卷(期) 2018,(24) 所属期刊栏目 民族民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45,49
页数 3页 分类号 H172.1
字数 359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6-4110.2018.24.02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司文凯 4 2 1.0 1.0
2 苏畅 6 18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26)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东北方言
人口流动
社会文化
变迁
影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旬刊
2096-4110
23-1601/G0
16开
哈尔滨市南岗区宣化街451-6号
201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211
总下载数(次)
51
总被引数(次)
820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