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风扇夜间内循环通风来降低温室湿度,减少结露的发生,阻止黄瓜棒孢叶斑病病原菌的侵染,减小发病的概率.[方法]采用随机调查的方法,对风扇能吹到的范围之内和之外的黄瓜棒孢叶斑病进行分级调查.[结果]在风扇吹到的15 m范围内,均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发展起到控制作用,防效最高达58.26%.[结论]该研究结果为黄瓜棒孢叶斑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推荐文章
平凉市设施蔬菜黄瓜棒孢叶斑病调查
设施蔬菜
黄瓜棒孢叶斑病
调查
平凉市
日光温室地面覆膜对黄瓜棒孢叶斑病控制作用比较
日光温室
全地面覆膜
黄瓜棒孢叶斑病
控制
山东省黄瓜棒孢叶斑病(褐斑病)病原菌鉴定和防治
黄瓜棒孢叶斑病(褐斑病)
病原菌
防治
黄瓜棒孢叶斑病病菌产毒条件及毒素活性检测
多主棒孢菌
培养条件
粗毒素
毒素活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风扇夜间内循环通风对温室黄瓜棒孢叶斑病的影响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黄瓜棒孢叶斑病 日光温室 内循环通风
年,卷(期) 2018,(11) 所属期刊栏目 植物保护·农业气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6-117
页数 2页 分类号 S436.421.1
字数 200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18.11.03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灵旺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52 834 15.0 27.0
2 张咪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1 0 0.0 0.0
3 安成德 1 0 0.0 0.0
4 闫振国 1 0 0.0 0.0
5 香梅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9)
共引文献  (102)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瓜棒孢叶斑病
日光温室
内循环通风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17-6611
34-1076/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26-20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281
总下载数(次)
236
总被引数(次)
4365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