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还原石墨烯动态吸附磺胺嘧啶类抗生素的性能与机理.[方法]利用热沉积法制备出还原石墨烯-玻璃珠复合材料,并用其开展动态吸附磺胺嘧啶类抗生素的试验研究,考察pH、背景液种类、流速、污染物浓度等影响因素对石墨烯吸附抗生素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Thomas模型和Yan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结果]随着流速和pH的升高,穿透时间缩短,吸附柱对磺胺嘧啶的吸附总量减小;而随着背景液换为二价Ca2+和磺胺嘧啶初始浓度的降低,穿透时间延长,吸附柱对磺胺嘧啶的吸附总量增大.Thomas模型和Yan模型均能够较好地描述抗生素在石墨烯柱中的穿透曲线,2种模型拟合的结果与试验得到的结果非常接近,但Yan模型的决定系数R2更接近1,效果更好.[结论]该研究可为实际抗生素类污染水体的治理与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推荐文章
不同方法去除水中磺胺类抗生素的进展研究
生物炭
抗生素
改性
吸附法
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生物合成
作用机理
聚酮类抗生素进化
猪粪中温厌氧消化中磺胺类抗生素的降解和吸附特征
磺胺类抗生素
生物降解
吸附
共代谢作用
烯二炔类抗生素及其靶向药物研究新进展
烯二炔类抗生素
辅基蛋白
筛选模型
发酵
靶向药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还原石墨烯动态吸附磺胺嘧啶类抗生素的性能与机理研究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还原石墨烯 磺胺嘧啶 动态吸附 穿透曲线 动态吸附模型
年,卷(期) 2018,(23) 所属期刊栏目 资源·环境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51
页数 5页 分类号 S181.3
字数 311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2)
共引文献  (55)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0(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1(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12(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7)
2013(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4(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5(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还原石墨烯
磺胺嘧啶
动态吸附
穿透曲线
动态吸附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17-6611
34-1076/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26-20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281
总下载数(次)
236
总被引数(次)
4365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