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首次就诊于重庆市肿瘤医院405例PTMC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颈部中央区、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405例PTMC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有94例(22.21%),颈侧区转移有18例(4.44%),单因素分析证明,多灶性、被膜侵犯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神经侵犯与颈侧区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证明,多灶性是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对于多灶性、被膜侵犯等特征的PTMC患者建议预防性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有神经侵犯的PTMC患者一定要注意是否有颈侧淋巴结转移,根据体征、影像学检查结果行选择性颈侧区淋巴结清扫.
推荐文章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研究进展
甲状腺肿瘤
淋巴转移
颈淋巴结清扫术
多因素Logistic分析单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超声特征
淋巴转移
危险因素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 BRAF 基因突变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甲状腺癌,乳头状
淋巴转移
BRAF
突变
淋巴结切除术
甲状腺非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研究
结节多灶
非微小
甲状腺乳头状癌
颈部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探讨
来源期刊 局解手术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中央区淋巴结 颈侧区淋巴结 转移 危险因素 甲状腺全切术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3-138
页数 6页 分类号 R653|R739.91
字数 507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659/jjssx.12E01804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4)
共引文献  (213)
参考文献  (3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3(22)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4(31)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5(1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6(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中央区淋巴结
颈侧区淋巴结
转移
危险因素
甲状腺全切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局解手术学杂志
月刊
1672-5042
50-1162/R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正街30号
BM1815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4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60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