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建立鱼类制品中河豚鱼成分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弥补河豚鱼形态学鉴定的缺陷.方法:通过阅读文献,确定河豚鱼鉴定的靶基因并筛选特异性引物,提取河豚鱼DNA,优化PCR反应条件,扩增河豚鱼特异性DNA片段,并通过DNA电泳显示特异性扩增的DNA条带.结果:选择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作为河豚鱼成分鉴定的靶基因,PCR最佳反应条件是退火温度68℃,镁离子浓度2.0 mmol/L,DNA模板加入量0.07~0.1 μg.河豚鱼特异性引物具有较好的特异性,与市场上常见的鲤鱼、草鱼等水产品无交叉反应.结论:所建立的PCR方法可以有效鉴定鱼类制品中河豚鱼成分.
推荐文章
河豚鱼基因组细菌人工染色体文库的构建
河豚鱼
细菌人工染色体
格式化基因组文库
河豚鱼基因组格式化粘粒文库的构建
河豚鱼
比较基因组学
粘粒文库
PCR方法检测河豚鱼的引物筛选及反应体系优化
河豚鱼
引物筛选
PCR检测
优化
河豚鱼烤鱼片安全生产技术研究
河豚鱼烤鱼片
安全加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利用PCR技术鉴定河豚鱼的探索
来源期刊 生物学通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河豚鱼 聚合酶链反应 PCR 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学生之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53
页数 4页 分类号 Q-33
字数 404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006-3193.2019.01.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窦向梅 13 41 3.0 6.0
2 江瑞宁 1 0 0.0 0.0
3 万苾馨 1 0 0.0 0.0
4 苏新华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河豚鱼
聚合酶链反应
PCR
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物学通报
月刊
0006-3193
11-2042/Q
16开
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内
2-506
195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47
总下载数(次)
53
总被引数(次)
3488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