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郭沫若是20世纪中国有着重要影响却饱受争议的知识分子。郭沫若需要反思,但很多反思建立在不实之词的基础上。现选择了有关郭沫若的婚恋情况、郭沫若对沈从文的批评、十七年期间的表现、《李白与杜甫》的创作动机等流言,逐一分析这些流言的产生、传播,并通过可靠的文献史料揭示真相。这些流言的产生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研究范式及文学观念的转变有关,借助“反思郭沫若”的思潮广泛传播,对建立在“流言”基础上的“反思郭沫若”进行反思,也是省思当前盛行的一些有关学术和文学的观念结构的内在需要。
推荐文章
郭沫若文学创作中的自我意识探讨
郭沫若
文学创作
自我意识
如何鉴别真伪印章
印章犯罪
制作方法
鉴别方法
浅谈紫砂壶真伪的鉴别标准
紫砂壶
真伪
鉴别
蒙古口蘑的真伪鉴别
蒙古口蘑
混淆品
性状鉴定
薄层鉴定
红外检测
GC-MS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有关郭沫若的五个流言及真伪
来源期刊 中国文学批评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郭沫若 学术研究范式 文学观念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33
页数 11页 分类号 I206.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斌 中国社会科学院郭沫若纪念馆 64 75 4.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郭沫若
学术研究范式
文学观念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文学批评
季刊
2095-9990
10-1314/I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
82-346
201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6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