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于共同体概念和建构的解读,从古至今众说纷纭,但其中卢梭和马克思的见解是十分具有代表意义的。卢梭通过从私意到众意再到公意的论述,以社会契约的形式进行共同体的建构。而马克思则是由虚幻共同体到自然共同体再到真正共同体的逐次递进,从唯物史观的角度阐释了只有全人类联合起来,才能在和谐的人类共同体中真正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主要在历史高度、革命态度和发展条件这三个方面对卢梭的共同体思想实现了超越。
推荐文章
论地球生命共同体理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地球生命共同体
马克思主义哲学
共同体理论
世界历史理论
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
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
审视与反思:马克思无产阶级理论的两种当代解读
无产阶级
主体性
奈格里
雷蒙·阿隆
马克思政治哲学视阈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
马克思主义
政治哲学
人类命运共同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卢梭与马克思——对共同体建构的两种解读
来源期刊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共同体 马克思 卢梭 社会契约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5-274
页数 10页 分类号 A8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可亦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共同体
马克思
卢梭
社会契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季刊
北京市西城区华龙大厦B座1605室社会科
2-2995
201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45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33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