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解南海栉江珧(Atrina pectinata)的群体遗传变异特征,研究利用线粒体DNA COⅠ(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单位Ⅰ)基因部分序列对7个群体共191个栉江珧个体进行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在600 bp长的序列中,共检测到113个核苷酸变异位点,定义了73个单倍型.南海北部栉江珧总体呈现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0.8996)和较高的核苷酸多样性(0.0257),但L1组内6个群体(汕头、阳江、湛江、海口、琼海、北海)呈现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0.8133—0.9286)和较低的核苷酸多样性(0.0033—0.0045).单倍型系统发育树和网络支系图将7个群体划分为L1和L2(防城港群体)两大类群,但L1组单倍型并未表现出与地理位置相对应的谱系结构.Fst分析显示,L1组内6个群体间不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Fst=-0.0200—-0.0055,P>0.05),但L1组与L2组间存在极显著的遗传分化(Fst=0.8729—0.8821,P<0.01).L1组的Tajima's D检验(D=-2.3190,P=0)和Fu's Fs检验(Fs=-26.8316,P=0)均为显著负值,核苷酸不配对分布呈明显的单峰分布;L2组的Tajima's D检验(D=-1.4320,P=0.0565)为不显著负值,Fu's Fs检验(Fs=4.9540,P=0.9620)为不显著正值.以上数据说明,L1组和L2组栉江珧可能已经分化为两个群体,L1组内6个群体具有频繁的基因交流,导致了较高的遗传同质性.
推荐文章
我国不同地理群体栉江珧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生分析
栉江珧
28S rRNA
COI
遗传多样性
系统进化
基于线粒体控制区序列的南海北部近岸鯻的遗传多样性
中国南海北部近岸
线粒体控制区
遗传变异
无裂栉江珧形态差异的比较研究
无裂栉江珧 Atrina pectinata
种内差异
形态比较
t检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线粒体COⅠ序列的南海北部栉江珧遗传多样性分析
来源期刊 水生生物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栉江珧 南海北部 遗传多样性 COⅠ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4-503
页数 10页 分类号 Q347
字数 600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541/2019.06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杜晓东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123 1227 19.0 29.0
2 于非非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15 88 5.0 9.0
3 牛素芳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14 12 2.0 3.0
4 钟智明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2 0 0.0 0.0
5 许开航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2 4 1.0 2.0
6 林子腾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1 0 0.0 0.0
7 张颖懿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1 0 0.0 0.0
8 王家晋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1 0 0.0 0.0
9 刘漫玲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1)
共引文献  (48)
参考文献  (2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9)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栉江珧
南海北部
遗传多样性
CO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生生物学报
双月刊
1000-3207
42-1230/Q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珞珈山水生所 (武昌东湖南路7号)
82-329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48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5459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