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造影对识别急性心肌梗死罪犯斑块病理类型的价值.方法 连续入选OCTAMI研究中前223例经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证实罪犯斑块类型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资料,其中斑块破裂130例(斑块破裂组),斑块侵蚀93例(斑块侵蚀组),结合患者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高血压病、吸烟、高脂血症、陈旧性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斑块破裂组患者年龄[(60.16±10.59)岁比(55.19±10.04)岁,P<0.001]、糖尿病比例(33.8%比18.3%,P=0.010)显著高于斑块侵蚀组.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斑块侵蚀组单支病变明显高于斑块破裂组(57.0% 比36.2%,P=0.004),而三支病变(16.1% 比31.5%,P=0.004)少于斑块破裂组,分叉病变在两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2% 比36.2%,P=0.440).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瘤样扩张伴对比剂滞留患者发生斑块破裂的风险是斑块侵蚀组的2.20倍(95%CI 1.25~4.32,P=0.008);糖尿病(OR 1.15,95%CI 1.00~3.86,P=0.031)、病变支数(OR 1.49,95%CI 1.26~3.98,P=0.049)、钙化(OR 1.11,95%CI 1.00~8.76,P=0.050)和术前C反应蛋白水平(OR 1.09,95%CI 1.01~4.90,P=0.043)与斑块破裂的发生独立相关.冠状动脉造影诊断斑块破裂的真阳性率为76.9%,真阴性率为44.1%,与OCT诊断斑块类型的总符合率为63.2%.结论 冠状动脉造影有助于判定斑块类型.破裂多见于年龄偏大、合并糖尿病和多支病变患者,瘤样扩张伴对比剂滞留可能是特征性表现,而侵蚀多见于单支病变患者.
推荐文章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
急性 ST段抬高心肌梗死
临床特点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130例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的冠状动脉造影
急性
心肌梗死
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前室问支
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造影无异常的心肌梗死病人的病因分析
心肌梗死
冠状血管造影
冠状动脉痉挛
年轻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征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病变
危险因素
年轻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冠状动脉造影识别急性心肌梗死罪犯斑块类型价值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 斑块破裂 斑块侵蚀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年,卷(期) 2019,(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3-248
页数 6页 分类号 R541.4
字数 472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8812.2019.05.00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冠状动脉造影
斑块破裂
斑块侵蚀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月刊
1004-8812
11-3155/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大红罗厂街1号
82-662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07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705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