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杂交种“云龙石斑鱼”及其亲本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和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3个群体的7个可数性状和20个可量性状进行统计与测定,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和方差分析法进行比较分析.卡方检验结果显示,3个石斑鱼群体之间可数性状差异不显著.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云龙石斑鱼与母本云纹石斑鱼的差异较小,与父本鞍带石斑鱼的差异较大.主成分分析构建了6个反映形态特征信息的综合性指标,贡献率分别为24.585%、17.985%、10.410%、9.970%、6.542%和5.542%,累积贡献率为74.945%,3个群体之间在形态特征方面存在明显偏离,云龙石斑鱼有其独特的形态特征.通过判别分析筛选出对判别石斑鱼贡献率最大的4个形态特征,分别为X3(吻长/头长)、X6(体高/体长)、X8(尾柄高/体长)与X14(腹鳍基部至臀鳍基部前端/体长), 以此拟合出能够判别以上3个群体的典型判别函数(F1=21.108X3+38.413X6-97.206X8+2.223X14-6.849,F2=-10.344X3+21.570X6+21.931X8+26.901X14-17.406)与分类判别函数(Y1=217.572X3+750.765X6+ 1425.499X8+413.410X14-336.464,Y2=318.678X3+839.713X6+1020.377X8+358.203X4-319.723 与 Y3=258.526X3+672.660X6+ 1334.033X8+311.962X14-269.278),综合判别率为96.43%,认为由逐步判别分析法筛选出的4个形态性状对3个群体的初步鉴定是可行的.方差分析多重比较显示,除X11(胸鳍基部至腹鳍基部长/体长)外,3个石斑鱼的形态差异均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云龙石斑鱼与鞍带石斑鱼有14个形态性状达到极显著(P<0.01),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有12个形态性状达到差异极显著(P<0.01).本研究结果为石斑鱼杂交种“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和鞍带石斑鱼的种质鉴别提供了丰富的生物学基础数据.
推荐文章
两种杂交石斑鱼及其亲本的形态差异分析
杂交石斑鱼
亲本
形态差异
可数性状分析
可量性状分析
石斑鱼杂交种“云龙斑”与亲本的表型数量性状判别分析
云纹石斑鱼
鞍带石斑鱼
杂交种“云龙斑”
数量性状
判别分析
主成分分析
云龙石斑鱼与云纹石斑鱼、珍珠龙胆石斑鱼的生长性状及对比分析
云纹石斑鱼
鞍带石斑鱼
云龙石斑鱼
珍珠龙胆石斑鱼
生长性状
云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杂交F1与亲本的形态学比较
云纹石斑鱼
鞍带石斑鱼
杂交F1
形态学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杂交种“云龙石斑鱼”与亲本的形态差异分析
来源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云龙石斑鱼 云纹石斑鱼 鞍带石斑鱼 形态差异 多元统计分析
年,卷(期) 2019,(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3-83
页数 11页 分类号 S965
字数 721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663/j.issn2095-9869.2018073000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49)
共引文献  (246)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3)
19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2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1(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2(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3(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4(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5(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6(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7(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8(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0(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1(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2(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3(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4(2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5(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6(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7(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云龙石斑鱼
云纹石斑鱼
鞍带石斑鱼
形态差异
多元统计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渔业科学进展
双月刊
1000-7075
37-1466/S
大16开
山东省青岛市南京路106号(黄海水产研究所)
24-153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6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85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