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大学物理的波动光学教学中,对于多光束的叠加干涉一般以阐述光程差为主,不利于直观地反映光学系统的光学特性.如何更直观地反映电磁波在多层介质上的传播性质,对于深入理解物理基本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光学传输矩阵法处理电磁波在多层均匀介质中的传播,通过建立界面矩阵和传播矩阵,导出多层均匀介质系统的总的传输矩阵,进而得到系统的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可以直观地分析电磁波在多层介质分界面上的传播性质.本文通过增反膜和分布式布拉格反射器(DBR)两个实际的案例,结合传输矩阵思想和Matlab编程,从反射率和透射率的角度直观展示了电磁波在多层介质分界面上的传播性质和光学系统的性质.
推荐文章
案例教学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案例教学
大学物理教学
教学成效
案例库
MathCAD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MathCAD
大学物理
物理教学
多媒体技术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技术学
多媒体技术
大学物理
大学物理教学中元认知应用的研究
元认知
调查分析
研究
大学物理教学效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传输矩阵法在大学物理波动光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物理与工程 学科
关键词 电磁波相干叠加 传输矩阵 增反膜 分布式布拉格反射器(DBR) Matlab
年,卷(期) 2019,(5)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研讨论文选登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8-122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262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7104.2019.05.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小娟 西南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9 22 4.0 4.0
2 吴平 西南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24 113 6.0 9.0
3 何钰 西南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9 59 4.0 7.0
4 樊代和 西南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21 21 3.0 4.0
5 朱浩 西南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9 74 4.0 8.0
6 王辉 西南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29 212 8.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34)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磁波相干叠加
传输矩阵
增反膜
分布式布拉格反射器(DBR)
Matlab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与工程
双月刊
1009-7104
11-4483/O3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学研大厦B座6层《物理与工程》编辑部
82-250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7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898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