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杂交带是研究物种形成及进化的天然实验室.为探究棱果沙棘自然杂交带三种沙棘的生理生态适应性,该研究在光照充足的7月中旬分别测定了该区域三种沙棘雌、雄株的光合特性及相关环境因子的日变化.结果表明:(1)同种沙棘雌、雄株间光合日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不同沙棘光合特性的日变化规律存在较大差异.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sp.sinensis)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明显的双峰曲线,峰值出现在光合有效辐射(PAR)和空气温度(Ta)相对较高的10:00和14:00,最高达到(19.53±5.35)μmol·m-2·s-1;棱果沙棘(Hippophae goniocarpa)和肋果沙棘(H.neurocarpa ssp.neurocarpa)Pn日变化均呈近双峰曲线,在PAR和Ta相对较低的8:00和16:00有较高的值,最高值分别为(13.43±3.43)和(15.27±2.43)μmol·m-2·s-1.(2)三种沙棘水分利用效率(WUE)与Pn的日变化规律一致,但中国沙棘具有最高的WUE,达到(6.72±0.95)μmol·mmol-1,棱果沙棘和肋果沙棘的WUE日变化最高分别为(4.03±1.08)和(4.93±0.86)μmol·mmol-1.(3)三种沙棘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和气孔限制值(Ls)的日变化规律相似,其中Gs均在10:00后一致下降,在12:00左右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气孔关闭现象,这是其发生光合午休的主要原因之一.杂交带三种沙棘光合特性日变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中国沙棘和其他两种沙棘之间,而杂交种棱果沙棘与亲本种肋果沙棘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其Pn与WUE可能受到了Ta、PAR和空气相对湿度(RH)等环境因子的影响.
推荐文章
中国沙棘×肋果沙棘自然杂交带的形态学分析
中国沙棘
肋果沙棘
棱果沙棘
渐渗杂交
杂交带
不同坡位沙棘光合日变化及其主要环境因子
通径分析
沙棘
光合日变化
中国沙棘果油和中亚沙棘果油的理化特性及活性成分分析
沙棘
沙棘果油
中国沙棘
中亚沙棘
理化特性
脂肪酸
活性成分
主成分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青海祁连棱果沙棘自然杂交带三种沙棘 光合特性日变化分析
来源期刊 广西植物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杂交带 沙棘属 光合日变化 水分利用效率
年,卷(期) 2019,(9) 所属期刊栏目 "一带一路"沿线植物多样性研究(专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2-1219
页数 8页 分类号 Q945.79
字数 448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931/guihaia.gxzw20181104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坤 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54 1769 21.0 34.0
2 张辉 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41 330 11.0 17.0
3 贾凌云 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62 207 8.0 13.0
4 范宝强 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4 4 1.0 2.0
5 刘本立 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 0 0.0 0.0
6 赵一丹 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0)
共引文献  (197)
参考文献  (2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2(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3(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4(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5(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6(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7(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8(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9(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0(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杂交带
沙棘属
光合日变化
水分利用效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西植物
月刊
1000-3142
45-1134/Q
大16开
广西桂林市雁山镇85号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植物》编辑部
48-43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80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42592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