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解决蓄电池轨道车瞬时加速大扭矩引起的大电流冲击对蓄电池寿命和整车续航里程的不利影响,基于传统的静液压传动系统设计了一套新型的电液混合动力系统.首先,建立了电液混合动力系统的功率流数学模型,并根据轨道车的行驶特点对电液混合动力系统的工作模式进行划分;其次,基于加速工况仿真了不同电液功率分配比下的动力耦合特性,并指出研究轨道车能量管理策略的必要性;最后,理论分析了电液混合动力系统中影响蓄电池放电电流强度的因素,并据此制定了最小放电电流冲击的加速策略.运用AMESim-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对加速策略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策略对轨道车加速时蓄电池的放电电流冲击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且控制简单,实用性强.
推荐文章
轨道车辆蓄电池维护方式的探讨
轨道车辆
蓄电池
维护
内阻测试
轨道车的电液混合功率迁移与耦合特性
电力轨道车
功率迁移
起步性能
流量耦合
扭矩耦合
电液混合动力轨道车泵源设计与分析
电力轨道车
静液压
电液混合驱动
泵源
效率
200km/h轨道检测车蓄电池选型设计
200km/h轨道检测车
碱性蓄电池
蓄电池容量
蓄电池组电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静液压传动的蓄电池轨道车电液混合加速策略
来源期刊 液压与气动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蓄电池轨道车 静液压传动 电液混合动力 功率流 最小放电电流冲击
年,卷(期) 2019,(12) 所属期刊栏目 综合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5-94
页数 10页 分类号 TH137|U267.1
字数 635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832/j.issn.1000-4858.2019.12.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桓龙 西南交通大学先进驱动节能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147 1002 16.0 22.0
2 李志伟 4 7 1.0 2.0
3 冯磊 西南交通大学先进驱动节能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4)
共引文献  (24)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蓄电池轨道车
静液压传动
电液混合动力
功率流
最小放电电流冲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液压与气动
月刊
1000-4858
11-2059/TH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教场口1号
2-828
197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75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4402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