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双模式车用消声器可以有效降低压力损失,同时降低再生噪声,是一种半主动噪声控制设备.目前对双模式消声器的研究较少,需要进一步了解双模式消声器的内部气体流动情况和低频声学特性.通过流场仿真分析得出了高气体流速下双模式消声器有效降低压力损失的原因,并对结构进行改进,使湍流能量损失降低,减少了压力损失.通过声学仿真得到阀门关闭时共振腔的共振频率,符合亥姆霍兹公式计算结果,证明低频消声效果来自亥姆霍兹共振腔.同时分析了阀门打开时消声器低频消声原理,得出阀门打开后共振频率向右偏移,能够追踪不同转速下的排气噪声.
推荐文章
双模式消声器流体动力特性试验与数值模拟
声学
双模式消声器
控制阀门
共振腔
内流流动
数值模拟
双模式消声器气流再生噪声试验与仿真
双模式消声器
气流再生噪声
尾管噪声
试验
数值模拟
双模态消声器低频消声特性分析及应用
声学
排气消声器
双模态
低频阶次噪声
混合仿真方法
汽车消声器声学性能及流场特性数值分析
声学
消声器
声学性能
流场特性
数值模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两腔型双模式车用消声器流场及声学特性分析
来源期刊 重庆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消声器 压力损失 共振频率 传递损失
年,卷(期) 2019,(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9
页数 8页 分类号 TB535.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835/j.issn.1000-582X.2019.08.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中明 重庆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207 2110 25.0 35.0
2 张志飞 重庆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136 1442 23.0 31.0
3 贺岩松 重庆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142 1346 21.0 31.0
4 康倬华 重庆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消声器
压力损失
共振频率
传递损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重庆大学学报
月刊
1000-582X
50-1044/N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正街174号
78-16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49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857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