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发现小半径曲线段几何设计、交通流和外界环境等因素对交通事故的综合影响,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事故诱因及其影响机理,统计分析了事故率的变化趋势,比较了不同光照和日期类别的事故率特性差异.研究表明,100 m可作为城市快速路小半径曲线最大半径值.不良的纵断面线型变化是非饱和流最重要的事故诱因,而大曲率变化是饱和流最重要的事故诱因.随交通密度的增长,事故率呈幂函数快速下降,拥堵后则相对缓慢增大.白天相对于夜晚事故率大,休息日相对于工作日事故率大.研究结果不仅有利于发现事故因素综合影响机理,对小半径曲线几何设计优化和交通安全管理也具有实践意义.
推荐文章
公路小半径曲线段事故机理及对策研究
公路
小半径曲线段
事故机理
运行速度
城市快速路交通事故特性分析及安全评价
快速路
主成分分析法
安全评价
相对事故率
基于状态观测器的城市快速路交通事故识别
交通安全
城市快速路网
交通事故识别
状态观测器
交通流密度
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宏观成因分析
城市道路
交通事故
宏观成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日本城市快速路小半径曲线交通事故因素研究
来源期刊 交通信息与安全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交通安全 事故因素 小半径曲线 主成分分析法 几何设计 幂函数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交通安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9
页数 7页 分类号 U491.31
字数 572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19.01.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勇 4 5 1.0 2.0
2 李蕊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 5 12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24)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交通安全
事故因素
小半径曲线
主成分分析法
几何设计
幂函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交通信息与安全
双月刊
1674-4861
42-1781/U
大16开
武汉市武昌和平大道1178号
38-94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39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2957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