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该文提出了一种平面内具有正交异性的局部环形电极压电驱动器,研究了该压电驱动器的分支电极中心距、分支电极宽度和电极区域角对压电驱动器正交异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局部环形电极压电驱动器的方向性强,在平面内有明显的正交异性.减小分支电极中心距、增大分支电极宽度及电极区域角,有利于提高该压电驱动器有电极区域的驱动性能.当电极中心距为0.8mm,电极度为0.4 mm,元件厚为0.5 mm,加载电压为200 V时,局部环形电极压电驱动器的径向夹持应力横向效应系数能达45.60,径向自由应变横向效应系数能达1.82.局部环形电极压电驱动器有电极区域的径向夹持应力可达2.46 kPa,径向自由应变可达6.3×10-5.因此,局部环形电极压电驱动器在指定方向上可实现高的力学性能.
推荐文章
压电陶瓷驱动器性能的理论计算与ANSYS仿真
压电驱动器
自由应变
正交各向异性
横向效应系数
尺蠖型压电旋转驱动器钳位特性分析
压电旋转驱动器
钳位特性
接触
钨青铜系列压电陶瓷驱动器载荷特性分析
钨青铜型压电陶瓷驱动器
载荷
启动电压
叠堆型压电陶瓷驱动器的耦合模态分析
叠堆型压电陶瓷
驱动器
模态分析
耦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局部环形电极压电驱动器正交异性分析
来源期刊 压电与声光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环形电极 正交异性 压电驱动器 夹持应力 自由应变
年,卷(期) 2019,(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06-709,714
页数 5页 分类号 TN384
字数 283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977/j.issn.1004-2474.2019.05.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永刚 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26 100 6.0 9.0
5 张婷 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14 39 3.0 6.0
6 吴舟 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5 3 1.0 1.0
7 郭全圆 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4 0 0.0 0.0
8 曹胜捷 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6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6)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环形电极
正交异性
压电驱动器
夹持应力
自由应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压电与声光
双月刊
1004-2474
50-1091/TN
大16开
重庆市南岸区南坪花园路14号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33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77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