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根据地震作用下飘浮体系斜拉桥的振动特点,建立了双质点简化分析模型,同时根据能量等效原则提出了黏滞阻尼器的等效线性分析模型,采用正弦波荷载对简化分析模型进行解析.在此基础上,针对某主跨392 m的纵飘斜拉桥建立了全桥分析模型,对比研究了黏滞阻尼器在9条不同特性地震动作用下的减震效果,并与简化模型解析解进行了对比.最后对不同地震动特性下的阻尼器最优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 表明,地震动特性对飘浮体系斜拉桥地震响应和阻尼器减震效果有显著的影响,解析分析表明随着正弦波卓越周期的增大,主梁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也逐渐增大,相同参数的阻尼器减震作用逐渐降低;数值模拟得到的规律与解析结果类似,相同参数的阻尼器在不同地震动特性下具有完全不同的减震效果,最大可达71.5%,最小几乎为0;阻尼器最优参数在9条波下完全不同,表明工程设计中地震动特性对阻尼器参数优化的影响不可忽视.
推荐文章
附加阻尼器对超大跨度斜拉桥的减震效果
超大跨度斜拉桥
流体粘滞阻尼器
减震效果
设置黏滞阻尼器的纵飘斜拉桥地震响应简化分析方法
桥梁工程
简化分析
双质点模型
纵飘斜拉桥
黏滞阻尼器
正弦波
黏滞阻尼器参数对独塔斜拉桥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
桥梁
独塔斜拉桥
黏滞阻尼器
阻尼系数
速度指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地震动特性对纵飘斜拉桥阻尼器减震效果的影响
来源期刊 结构工程师 学科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地震动特性 飘浮体系斜拉桥 黏滞阻尼器 地震响应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抗震与抗风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139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547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建中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260 4075 33.0 54.0
2 徐略勤 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40 107 6.0 9.0
3 鲁小罗 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5 1 1.0 1.0
4 史俊 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4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17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桥梁工程
地震动特性
飘浮体系斜拉桥
黏滞阻尼器
地震响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结构工程师
双月刊
1005-0159
31-1358/TU
大16开
上海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土木大楼B401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9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22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