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调查分析严重烧伤成年患者伤后3~14d能量和蛋白质实际摄入状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整形与烧伤外科2011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52例严重烧伤成年患者[男37例、女15例,年龄(37±9)岁]资料,根据重症护理记录统计患者伤后3~14d膳食、肠内营养制剂和肠外营养制剂的摄入情况.计算并比较患者伤后3~7、8~14d每人每日摄入总能量及其占目标能量的比例;每人每日三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摄入量和其提供能量占摄入总能量的比例和热氮比;每人每日由膳食、肠内营养制剂、肠外营养制剂途径摄入的能量和摄入蛋白质量,每人每日经以上3种途径摄入能量占摄入总能量的比例及摄入蛋白质量占摄入总蛋白质量的比例.记录患者伤后3~7、8~14d呕吐及腹泻情况.记录或计算患者伤后7、14 d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糖、甘油三酯水平及24 h尿氮排出量、氮平衡值.对数据行配对t检验、x2检验. 结果 (1)本组患者伤后3~7d每人每日摄入总能量(8 696±573)kJ,为目标能量(13 290±1 561)kJ的65.4%;伤后8~14d每人每日摄入总能量(11 980±1 259)kJ,为目标能量的90.1%.患者伤后3~7d每人每日摄入总能量明显低于伤后8~14 d(t=18.172,P<0.01).(2)本组患者伤后8~14d每人每日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摄入量均明显高于伤后3~7d(t=15.628、22.231、10.403,P<0.01).本组患者伤后3~7d每人每日由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提供能量占摄入总能量的56.8%、25.1%、18.3%,伤后8~14d每人每日由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提供能量占摄入总能量的54.2%、27.0%、18.7%.本组患者伤后3~7、8~14d每人每日由三大营养素提供能量占摄入总能量的构成比相近(x2 =0.185,P>0.05).本组患者伤后3~7、8~14d热氮比(kJ∶g)分别为469∶1、456∶1.(3)本组患者伤后8~14d每人每日经膳食、肠外营养制剂途径摄入的能量分别为(4 394±978)、(5 723±898) kJ,明显高于伤后3~7d的(2 137±453)、(4 855±825)kJ(t=26.516、6.583,P<0.01);而本组患者伤后8~14d和伤后3~7d每人每日经肠内营养制剂途径摄入的能量相近(t=1.922,P>0.05).本组患者伤后3~7、8~14d每人每日经膳食、肠内营养制剂、肠外营养制剂途径摄入的能量占摄入总能量的构成比相近(x2 =4.100,P>0.05).本组患者伤后8~14d每人每日经膳食途径摄入蛋白质量为(58±22)g,明显高于伤后3~7d的(25±6)g(t =14.514,P<0.01);而经肠内、肠外营养制剂途径摄入蛋白质量与伤后3~7d的相近(t=1.924、1.110,P>0.05).本组患者伤后3~7、8~14d每人每日经膳食和肠内、肠外营养制剂途径摄入蛋白质量占摄入总蛋白质量的构成比相近(x2=5.634,P>0.05).(4)伤后3~7d有3例患者出现呕吐,4例患者出现腹泻;伤后8~14d有1例患者出现呕吐和腹泻.本组患者伤后7、14d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糖、甘油三酯、24 h尿氮排出量、氮平衡值分别为(29±4)、(30±4) g/L,(132±42)、(171±48)mg/L,(7.4±2.8)、(6.7±2.8) mmol/L,(1.5±0.7)、(1.4±0.7)mmol/L,(30.5±4.3)、(34.5 ±2.2)g,-(25.1±2.6)、-(23.7±3.9)g. 结论 严重烧伤成年患者伤后3~7d每人每日摄入总能量低于伤后8~14d,伤后3~7、8~14d每人每日由三大营养素提供能量占摄入总能量的构成比相近.患者伤后3~7d摄入的能量、蛋白质主要来源于肠外营养制剂;伤后8~14d摄入的能量、蛋白质主要来源于肠外营养制剂和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