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苯并[a]芘(B[a]P)和人乳头瘤病毒(HPV)均是导致人类癌症的重要因素,前者是环境中广泛存在的致癌物,后者可诱导皮肤和黏膜鳞状上皮细胞异常增殖进而诱发癌症.流行病学证据表明烟草烟气与HPV协同作用可促进口咽鳞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和肺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然而关于HPV与多环芳烃(PAHs)的协同致癌作用机制尚不明确.通过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细胞划痕实验以及细胞侵袭实验对B[a]P和HPV的协同致癌作用进行了研究,比较了经B[a]P处理后人宫颈癌HeLa细胞(HPV阳性)和C33A细胞(HPV阴性)表型的变化;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HPLC-ESI-MS/MS)法对B[a]P导致的主要DNA加合物——二氢二醇环氧化物-N 2-脱氧鸟苷(BPDE-N2-dG)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 表明,浓度为10 μmol/L的B[a]P能够显著促进HeLa和C33A细胞的侵袭和克隆形成能力,且呈剂量效应关系;经B[a]P处理后HeLa细胞的侵袭和克隆形成能力均显著高于C33A细胞(p<0.01),并显著高于对照组HeLa细胞(p<0.01).经浓度为10μmol/L的B[a]P处理后HeLa细胞及C33A细胞中BPDE-N2-dG水平均最高,分别为(4 172±124) fmol/mg DNA和(1 255±228)fmol/mg DNA;且各B[a]P处理浓度下的HeLa细胞中BPDE-N2-dG的水平均显著高于C33A细胞(p<0.01),证明了HPV能显著促进B[a]P对DNA的损伤作用,为进一步揭示B[a]P和HPV的协同致癌作用提供了依据.不仅为B[a]P和HPV相关癌症的防治提供了新策略,而且将为癌症病因学研究提供新的方法.
推荐文章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植物修复
多环芳烃
污染土壤
荒漠草地中氮添加与多环芳烃降解的关系
氮沉降
多环芳烃
荒漠草地
石油污染物
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干旱区
多环芳烃的微生物降解与生物修复
多环芳烃
生物降解
生物修复
展望
多环芳烃在水稻茎中的分配与影响因素
多环芳烃
水稻
环境介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HPV与多环芳烃协同导致DNA损伤的研究
来源期刊 化学试剂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苯并[a]芘 人乳头瘤病毒 协同致癌 DNA加合物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
年,卷(期) 2019,(10) 所属期刊栏目 聚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02-1010
页数 9页 分类号 R914.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822/j.cnki.hxsj.201900699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苯并[a]芘
人乳头瘤病毒
协同致癌
DNA加合物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试剂
月刊
0258-3283
11-2135/TQ
大16开
北京市东城区100006信箱-16分箱《化学试剂》编辑部
2-444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03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2136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