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受主断裂的影响,断裂发育地区地层岩石中通常发育一系列伴生小断层及裂缝,岩石的莫尔圆及包络线均会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沁水盆地南部上古生界地层中高角度及近垂直正断层极为发育,通过设计三轴应力测试实验,对高角度正断层区进行了应力莫尔圆及包络线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远离断层的结构完整岩石相比,正断层区的英尔圆会向左移动,同时半径减小,其断面倾角(θ1_较大,与该地区上古生界地层广泛发育高角度及近垂直正断层结果一致.对于同一应力机制条件下的正断层,θ1不随深度而发生变化.断层薄弱带为高角度正断层产生过程中形成的一些次级小断层或裂缝发育带,岩心观察表现为破碎带,其成层性分布角度通常小于30°,其与莫尔圆中较低的断层薄弱带倾角(θ2)一致.随着正断层断面倾角的增加,地层岩石的抗剪切破裂的强度逐渐提高.
推荐文章
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成藏机理
沁水盆地
煤成气
气藏形成
机理
地下水
动力学
沁水盆地南部高煤阶煤层气富集高产控制因素
沁水盆地南部
高煤阶
煤成气
富集
高产
有利区域
控制因素
基于包络线法的不同树种叶片高光谱特征分析
森林经理学
树种识别
高光谱
包络线去除
欧氏距离
沁水盆地煤层气勘探及地质分析
沁水盆地
煤成气
高渗透油气藏
勘探方针
开发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沁水盆地南部高角度正断层区应力莫尔圆及包络线分析
来源期刊 石油地质与工程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沁水盆地 高角度正断层 应力莫尔圆 包络线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勘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5,19
页数 4页 分类号 P313.1
字数 166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春生 8 25 3.0 5.0
2 尹帅 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26 63 5.0 6.0
3 白耀文 7 16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3)
共引文献  (73)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沁水盆地
高角度正断层
应力莫尔圆
包络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地质与工程
双月刊
1673-8217
41-1388/TE
16开
河南省南阳市油田中山路
36-117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75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99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