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解决单点超速抓拍(以下简称超速抓拍)设置位置按经验法确定主观性强、效果弱问题,基于汽车动力学和能量守恒原理,综合考虑驾驶员视认特性,分析了在超速抓拍路段上,超速抓拍-车辆-弯道下坡三者的协调关系,建立了超速抓拍设置位置模型.采用最不利于安全的汽车行驶特性和驾驶员特性参数计算得出不同初速度、目标速度和减速度下的设置位置.以云梧高速公路八个安设超速抓拍路段为例,对比实际位置与模型计算位置的差异,分析超速抓拍安装前后追尾事故的绝对事故率和事故强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七个路段超速抓拍的实际位置同模型计算位置的差异与追尾事故变化是一致的.
推荐文章
长大下坡路段安全评价方法研究
山区高速公路
长大下坡
安全影响因素
评价指标
安全度
山区高速公路长大下坡路段避险车道 设置位置研究
山区高速公路
避险车道
设置位置
计算模型
110国道高速公路长大下坡路段设计
高速公路
长大下坡路段
设计要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弯道下坡路段单点超速抓拍设置位置模型
来源期刊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交通安全 追尾事故 能量守恒原理 视认特性 超速抓拍 设置位置模型
年,卷(期) 2019,(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30-734
页数 5页 分类号 U491
字数 447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3/j.issn.2095-3844.2019.04.03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顺应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 90 755 16.0 23.0
2 王红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 77 483 14.0 20.0
3 雷桂荣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 6 2 1.0 1.0
4 白瑞翔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137)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交通安全
追尾事故
能量守恒原理
视认特性
超速抓拍
设置位置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双月刊
2095-3844
42-1824/U
大16开
武昌区和平大道1178号
38-148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23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4760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