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以多成分含量为指标,研究牡丹皮不同采收期质量变化规律,确定牡丹皮药材的最佳采收期.方法:通过采集安徽亳州地区不同采收月份、不同生长年限的牡丹皮药材,测定其浸出物、没食子酸、儿茶素、氧化芍药苷、芍药苷、苯甲酸、丹皮酚和苯甲酰芍药苷的含量,采用灰色关联度法综合评价不同采收期的牡丹皮药材质量.结果:不同采收期牡丹皮的有效成分和浸出物含量存在差异,以6年生所含的含量最高,而同一年份中以8月-10月所含的含量较高,产量较大.结论:亳州牡丹皮的适宜采收年限为移栽后的5-6年,以6年采收最佳,最佳采收月份为8-10月份.
推荐文章
不同生长年限牡丹皮中丹皮酚含量研究
丹皮
丹皮酚
含量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
安徽铜陵牡丹皮适宜采收期的研究
安徽铜陵
牡丹皮
丹皮酚
采收期
HPLC测定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牡丹皮中丹皮酚的含量
牡丹皮
丹皮酚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
半枝莲不同采收期质量综合评价
半枝莲
采收期
多成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牡丹皮不同采收期质量综合评价研究
来源期刊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牡丹皮 采收期 多成分 灰色关联度法 生长年限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中药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0-247
页数 8页 分类号 R282.4
字数 676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842/wst.2019.02.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玉瑶 10 23 3.0 4.0
2 张洪坤 10 30 4.0 5.0
4 路丽 5 14 2.0 3.0
7 郭长达 10 22 3.0 4.0
8 梁伟龙 5 3 1.0 1.0
9 王其丰 3 10 2.0 3.0
10 莫毛燕 2 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4)
共引文献  (121)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牡丹皮
采收期
多成分
灰色关联度法
生长年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月刊
1674-3849
11-5699/R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55号思源楼12层
2-534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12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4187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