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从分子角度揭示逍遥散治疗抑郁症的分子机制,初步揭示中药复方治疗的科学内涵.方法 运用系统药理学理论和方法,对中药成分、靶点等生物数据进行挖掘,构建“药物-靶点-疾病”网络,并对配伍机制进行分析.结果 柴胡通过作用于MAO受体和SLC6A受体,治疗抑郁症主要症状;当归、白芍通过靶点CYP系列酶、AKRS超家族、ADORA受体,主要作用于食欲不振、全身乏力等兼症;茯苓、白术、甘草主要作用于AKRS超家族、ADORA受体,生姜、薄荷则作用于靶点SLC6A受体,它们协同治疗失眠等临床表现;甘草调和药性,作为使药之用.结论 通过系统药理学模型的构建,从分子层面系统阐释逍遥散中诸药分别作用于抑郁症及其临床症状的机制,体现出中药复方协同发挥治疗抑郁症的作用.为中药复方分子机制的阐明及其质量标记物的遴选提供研究思路及方法.
推荐文章
基于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研究逍遥散治疗抑郁症的能量代谢机制
逍遥散
整合药理学
抑郁症
能量代谢
作用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越鞠丸加味 治疗高脂血症、2 型糖尿病、抑郁症“异病同治”的 分子机制
高脂血症
2型糖尿病
抑郁症
越鞠丸
异病同治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技术
加味逍遥散联合盐酸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抑郁症
加味逍遥散
盐酸氟西汀
郁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系统药理学逍遥散治疗抑郁症的分子机制初探
来源期刊 中南药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系统药理学 抑郁症 逍遥散 分子机制 协同增效
年,卷(期) 2019,(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76-1484
页数 9页 分类号 R28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39/j.issn.1672-2981.2019.09.02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17)
共引文献  (137)
参考文献  (2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6(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7(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8(3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9(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0(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7)
2011(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6)
2012(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7)
2013(7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5)
2014(3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15(33)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6(1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7(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8(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系统药理学
抑郁症
逍遥散
分子机制
协同增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南药学
月刊
1672-2981
43-1408/R
大16开
长沙市人民中路139号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内
42-290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28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618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