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摘要:
为探究外源Pb在不同土壤中的老化过程,对外源添加Pb的土壤进行不同时间(1、3、9、30、100、360 d)的室内培养,并利用三种化学提取剂(0.01 mol·L-1 CaCl2、0.05 mol·L-1 EDTA-2Na和0.43 mol·L-1 HNO3)表征的有效态Pb的动态变化,研究了我国三种典型土壤(红壤、黑土和潮土)中有效态Pb的老化过程.结果表明,有效态Pb提取率受不同提取剂和土壤性质的显著影响,0.43 mol·L-1 HNO3(81%~99%)和0.05 mol·L-1 EDTA-2Na(66%~99%)对Pb的提取率远高于0.01 mol·L-1 CaCl2(0.002%~13.8%),红壤中0.01 mol·L-1 CaCl2提取率(7.2%~13.8%)远高于潮土和黑土(0.002%~0.037%).三种土壤中0.05 mol·L-1 EDTA-2Na提取率排序为:黑土>红壤>潮土;三种土壤中0.43 mol·L-1 HNO3提取率较高且随老化时间无显著变化,而0.01 mol·L-1 CaCl2提取态Pb总体上均随老化时间显著降低后逐渐变缓.红壤和潮土中0.05 mol·L-1 EDTA提取态Pb的老化过程经过30 d的快速下降后逐渐变缓,到100~360 d后基本达到平衡,而黑土中变化相对缓慢.三种土壤适宜的老化时间分别为:100 d(红壤)、360 d(潮土)、>360 d(黑土).外源Pb在三种土壤中的老化过程符合一阶指数衰减方程.EDTA提取态Pb老化速率与土壤pH、电导率(EC)呈极显著负相关,与铁铝氧化物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推荐文章
三种土壤类型中南天竹差异性的研究
南天竹
差异性
黑色石灰土
黄壤
紫色土
土壤中次生与碎屑组分的差异性剥蚀
风化层
剥蚀
碳循环
地貌演化
铀同位素
不同种源羊草表型差异性
羊草
环境适应
表型差异
营养生长
光合作用
水分利用效率
三种无机萃取剂去除土壤中Pb Cd的条件研究
土壤
重金属
萃取
HCl
Na_2S_2O_3
CaCl_2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外源Pb在三种典型土壤中老化过程差异性研究
来源期刊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外源Pb 红壤 黑土 潮土 老化过程 提取剂
年,卷(期) 2019,(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36-1945
页数 10页 分类号 X5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654/jaes.2019-003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菊梅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45 1872 24.0 43.0
2 马义兵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50 786 17.0 26.0
3 赵会薇 37 130 6.0 10.0
4 孙硕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5 15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7)
共引文献  (292)
参考文献  (3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1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3(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4(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5(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6(2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7(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8(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5(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外源Pb
红壤
黑土
潮土
老化过程
提取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月刊
1672-2043
12-1347/S
大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31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5548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