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提出一种结合气体胀形的内凹形管梁热成形方法.首先根据内凹形管梁结构特征给出其相应分析难点;其次考虑到管梁内部无机械支撑时易发生咬边和圆角无法与模具贴合的缺陷,在合模前向管坯内部充入气体,对其进行辅助支撑,保证分形面的管坯充分流入凹模形腔;将咬边宽度、圆角贴合间隙以及最大减薄率作为评价指标,并在模具闭合行程-内压力平面上构建3种指标的等值线图,依据等值线图的分布确定最佳的模具行程与内压力组合;最后,对不同气体压力下的管梁成形后的马氏体含量、维氏硬度以及晶粒度进行分析,并通过试验对该管梁热成形方法进行验证.结果 表明:管梁内部气体压力为8 MPa时,管梁的成形性最好.
推荐文章
汽车车身用热成形钢电阻点焊工艺应用现状
白车身
高强钢
热成形
电阻点焊
质量控制
汽车整体后桥壳的成形工艺
整体桥壳
成形工艺
双动斜楔
侧翻边
基于AutoForm前门框上边梁内板热成形仿真试验
热成形工艺
马氏体
保压时间
抗拉强度
起皱
开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汽车内凹形管梁热成形工艺
来源期刊 锻压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内凹形管梁 热成形 气体胀形 咬边 马氏体含量 维氏硬度 晶粒度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管材成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64
页数 6页 分类号 TG386.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330/j.issn.1000-3940.2019.06.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亚岐 东风汽车公司技术中心 33 38 4.0 4.0
2 于洪兵 22 11 1.0 2.0
3 尚凯 东风汽车公司技术中心 11 13 2.0 3.0
4 杨兴园 东风汽车公司技术中心 8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0)
共引文献  (53)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内凹形管梁
热成形
气体胀形
咬边
马氏体含量
维氏硬度
晶粒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锻压技术
月刊
1000-3940
11-1942/TG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18号
2-322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074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346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