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微波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和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不同晶化率和不同厚度的硅薄膜负极材料,并通过系列测试来研究晶化率和薄膜厚度对硅薄膜负极材料循环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随着晶化率降低,硅薄膜循环稳定性得到提高,纯非晶硅薄膜具有更加优异的循环稳定性;较薄的硅薄膜在脱嵌锂过程中,循环应力较小,薄膜仅在应力作用下被分裂成几十微米大小的岛结构,薄膜与铜基体之间粘接性维持较好,保持有效的电接触.同时分离的岛结构也有利于循环过程中进一步释放硅负极的体积膨胀,使得整体结构保持完整和稳定,薄膜呈现出更加良好的循环性能.
推荐文章
衬底温度对纳米晶硅薄膜微结构的影响
纳米晶硅薄膜
衬底温度
微结构
沉积速率
溅射功率对Sn薄膜负极材料循环性能的影响
锂离子电池
负极
磁控溅射
锡薄膜
溅射功率
溅射功率对Sb薄膜负极材料循环性能的影响
锂离子电池
负极
射频磁控溅射
溅射功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晶化率及膜厚对薄膜硅负极循环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电源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薄膜硅 负极材料 晶化率 薄膜厚度 循环性能
年,卷(期) 2019,(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设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2-1414,1457
页数 4页 分类号 TM912
字数 429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087X.2019.09.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昊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三束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0 103 5.0 9.0
2 吴爱民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三束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8 263 10.0 15.0
3 刘强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三束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5 136 7.0 11.0
4 吕嘉欣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三束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5 邓文昕 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三束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薄膜硅
负极材料
晶化率
薄膜厚度
循环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源技术
月刊
1002-087X
12-1126/TM
大16开
天津296信箱44分箱
6-28
197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323
总下载数(次)
56
总被引数(次)
55810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