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解民族因素对婴儿的影响,对中国汉族和藏族母乳喂养的健康婴儿粪便微生物菌群进行研究.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发现两组粪便微生物的组成存在差异.在门水平上,汉族婴儿的放线菌门相对丰度较高,而藏族则以厚壁菌门为主,且两组间的厚壁菌门差异显著(P<0.05).基于UniFrac的非加权和加权的主坐标分析表明汉族和藏族婴儿肠道微生物群结构有显著性差异.此外,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显示两组间微生物明显分离.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可以在不同民族的婴儿之间进行区别,从而扩展人类及其共生肠道微生物群共同进化的认识.
推荐文章
环境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多样性研究方法
群落生态学
群落遗传学
种间相互作用
元基因组学
鲁棒性
污染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功能多样性测定方法
污染土壤
微生物多样性
分子生物学
BIOLOG
PLFA
PCR
DNA
玉米与马铃薯间作对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玉米/马铃薯间作
根际微生物群落
功能多样性
生物复混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和微生物量的影响
生物复混肥
土壤碳源利用率
土壤微生物量
土壤微生物群落
功能多样性
Biolog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汉族和藏族婴儿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分析
来源期刊 食品科学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婴儿 肠道微生物 民族 共同进化
年,卷(期) 2019,(24) 所属期刊栏目 生物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8-135
页数 8页 分类号 Q81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80728-34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婴儿
肠道微生物
民族
共同进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科学
半月刊
1002-6630
11-2206/TS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禄长街头条4号
2-439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602
总下载数(次)
47
总被引数(次)
3484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