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化工学报       
摘要:
为了维持动力电池的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应使电池模块工作过程中的温度和温差维持在适宜的范围之内.为此,提出一种新型蜂巢式液冷动力电池模块,该结构内部设有进/出口导流板且电池呈蜂巢式分布,冷却液体与电池呈360°间接接触,极大强化了换热效果.在单体电池热特性数值模拟与试验验证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流体力学平台建立新型蜂巢式液冷电池模块模型,研究了电池模块的热行为,分析了冷却液流量、冷却液温度对电池模块传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增加冷却液流量可显著降低电池模块最高温度,改善温度均匀性,当冷却液流量增加到1.5 L/min之后,电池模块最高温度及最大温差趋于稳定;(2)冷却液温度的降低可显著降低电池模块中最高温度,但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了模块中的温度均匀性;(3)冷却液流量和温度对电池模块的加热特性影响显著.因此,采用液冷方式是必要的.
推荐文章
动力电池液冷液热系统的应用研究
动力电池特性
电池液冷液热系统
低温充电
电池加热
退役LiFePO4动力电池模块电热特性
退役锂离子动力电池
梯次利用
容量
温度特性
传热
安全
可持续性
退役LiFePO4动力电池模块电热特性
退役锂离子动力电池
梯次利用
容量
温度特性
传热
安全
可持续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型蜂巢式液冷动力电池模块传热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化工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单体电池 数值模拟 蜂巢式液冷动力电池模块 实验验证 模型 传热性能
年,卷(期) 2019,(5) 所属期刊栏目 流体力学与传递现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13-1722
页数 10页 分类号 TQ028.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949/j.issn.0438-1157.2018126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冯能莲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61 332 10.0 16.0
2 马瑞锦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3 8 2.0 2.0
3 陈龙科 1 2 1.0 1.0
4 董士康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3 2 1.0 1.0
5 王小凤 2 2 1.0 1.0
6 张星宇 2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2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8)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单体电池
数值模拟
蜂巢式液冷动力电池模块
实验验证
模型
传热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工学报
月刊
0438-1157
11-1946/TQ
大16开
192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7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78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