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筛选适宜秦巴地区推广种植的紫苏种质,将从重庆、江苏、广西等地区引种的11批不同种质紫苏和1批本地野生紫苏同时种植于陕西商洛地区,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法提取紫苏叶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挥发油组成成分,并比较挥发油得率,以评价不同种质来源紫苏在秦巴地区的品质表现.结果 表明,从紫苏挥发油中共鉴定出180种化学成分,不同种质的共有成分有20种.主要共有成分为紫苏醛(0.48% ~62.54%)、紫苏酮(0.02% ~32.09%)、α-石竹烯(7.67% ~22.16%)、α-香柑油烯(1.09% ~ 15.57%)、D-柠檬烯(0.08% ~ 14.89%)、芳樟醇(0.04% ~7.99%)、大根香叶烯D(0.48% ~4.15%)等.另有一些特殊成分,1个烯型(PL)种源含35.79%紫苏烯,1个醚型(PP)种源含35.76%芹菜脑,1个EK型种源含17.88%2-烯丙基-4-甲基苯酚等.12批紫苏种质可分为5种化学型,醛型(PA)、酮型(PK)、醚型(PP)、烯型(PL)及酚型(EK).挥发油得率为0.30% ~ 0.82%,其中以醛型的挥发油得率最高,烯型的得率最低.不同种质紫苏在相同引种栽培环境下,紫苏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组成和得率差异明显.除烯型紫苏外,其余种源紫苏的挥发油得率均可达到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秦巴地区发展紫苏种植建议以江苏邳州地区的回回苏(醛型)为宜,重庆和玉林地区的白苏(酮型)次之.
推荐文章
大活茎挥发油成分分析
大活
挥发油
化学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
山黄皮果实和叶片挥发油成分分析
山黄皮
果实
叶片
化学成分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法
大活籽挥发油超临界萃取工艺及成分分析
大活
挥发油
超临界萃取
气质联用
福建石荠苧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石荠苧
挥发油
化学成分
含量
资源
开发利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秦巴地区12批引种紫苏的挥发油成分分析及评价
来源期刊 江苏农业科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紫苏 挥发油 成分组成 得油率 GC-MS 种质资源 品质分析 最优种源 产区拓展
年,卷(期) 2019,(16) 所属期刊栏目 贮藏加工与检测分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4-221
页数 8页 分类号 R284.1
字数 454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5889/j.issn.1002-1302.2019.16.04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三桥 陕西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34 281 9.0 15.0
2 梁宗锁 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 74 340 9.0 15.0
3 张辰露 陕西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23 146 8.0 11.0
4 赵宏光 8 27 2.0 5.0
5 朱双全 陕西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3 16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9)
共引文献  (246)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9(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0(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1(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2(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3(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4(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5(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紫苏
挥发油
成分组成
得油率
GC-MS
种质资源
品质分析
最优种源
产区拓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苏农业科学
半月刊
1002-1302
32-1214/S
大16开
南京市孝陵卫钟灵街50号
28-10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128
总下载数(次)
53
总被引数(次)
10997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