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智能按摩椅对人体体表红外辐射温度的影响,探讨其对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方法:招募志愿者20名.对符合纳入标准受试对象给予30min,模式为"休憩促眠"的按摩按摩程序.受试者每周接受2次按摩椅干预,持续4周.分别观察记录受试者干预前后腰骶、腹部、颈部等部位(穴位)的体表红外辐射温度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双侧人迎穴红外平均温度干预前分别为(32.46±0.48)?C、(32.50±0.50)?C,干预后为(33.78±0.38)?C、(33.81±0.39)?C,左右人迎穴干预前后红外温度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关元穴干预前红外平均温度为(28.88±0.64)?C,干预后为(30.22±0.71)?C(P<0.05).八髎穴区域干预前红外平均温度为(28.07±0.53)?C,干预后为(29.07±0.56)?C,其红外温度干预前后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智能按摩程序能促进颈项部、腰骶部、少腹部血液循环.
推荐文章
按摩椅按摩头包覆层对按摩舒适性的影响
按摩
按摩头包覆层
感受等级
舒适性
基于脑电的按摩椅按摩舒适性评价研究
按摩椅
按摩舒适性
脑电
带有砭石加热温感功能及健康监测的按摩椅设计研究
砭石
健康监测
温感功能
人机交互
基于RTX51的按摩椅电机动作系统设计
按摩椅
RTX51
实时多任务
单片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智能按摩椅对人体体表温度影响的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智能按摩 程序 红外热像 皮肤温度
年,卷(期) 2019,(2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应用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7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45.33
字数 199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6586.2019.22.03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安光辉 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17 136 5.0 11.0
2 陆萍 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28 161 8.0 12.0
3 林琪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智能按摩
程序
红外热像
皮肤温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半月刊
1006-6586
11-3700/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39号建外SOHO18号楼1101室
82-256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560
总下载数(次)
31
总被引数(次)
2556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