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面的撒旦》是法国作家埃卡雷尔的非虚构作品,根据1993年法国的一起谋杀案写成,主人公杀死了自己的家人并自杀未遂,在调查与审判中他一生的谎言悉数暴露,他的许多经历真假莫辨、疑点重重.作者以记者的身份参与了审判的全过程.作品深刻展示了难以归类的空心人在生存境遇中的心理状态,在身份失焦状态中成长起来的个体选择以生存实验的方式生活,这是文本内部、人物心理的多解性与矛盾性.作品虽进行了文艺心理学分析,却呈现出反心理分析与反归纳的倾向,这种悖谬成为故事之外的又一重解释.一内一外造就了文本的丰富与深刻,也成为对心理学式分析的拷问与质疑.
推荐文章
CAI应用于化学教学的知觉心理学分析
CAI
知觉心理学
化学教学
地方高校实验心理学教学改革探讨与分析
实验心理学
教学改革
课程体系
心理学实验设备同步触发装置研发与仿真测试
心理学实验设备
同步触发装置
多模态采集
无线射频
串口
并口
高等学校公共心理学研究现状的计量学分析
公共心理学
课程
现状
计量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身份失焦与生存实验 ——《对面的撒旦》的文艺心理学分析
来源期刊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对面的撒旦》 身份失焦 生存实验 反心理分析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文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72,81
页数 5页 分类号 I565.074
字数 604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沛琦 广西大学文学院 6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对面的撒旦》
身份失焦
生存实验
反心理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季刊
1674-3318
41-1396/C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桐柏路62号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78
总下载数(次)
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