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首先介绍了偏振探测器的结构,建立了探测器的信号响应模型,并基于该响应模型制定了相应的参数定标方案,实现了对入射辐射偏振态的高精度计算和对偏振图像的非均匀性校正.实验数据表明,校正后计算得到的线偏振度是真实值的97.8%~101.5%,满足了偏振探测的精度要求;强度图像和线偏振度图像相对于未校正图像的非均匀性分别降低了93.64%和93.67%,有效提高了图像质量.
推荐文章
双色线列红外探测器非均匀性校正的数字化设计
双色线列红外探测器
焦平面阵列
非均匀性校正
两点校正法
实时性
红外图像两点非均匀性校正算法工程实现
红外焦平面
两点法
非均匀性校正
工程实现
非制冷红外图像非均匀性校正在FPGA上的实现
非制冷红外图像盲元
非均匀校正方法
FPGA
IRFPA
近红外偏振探测器校正方法
红外偏振
透射率校正
角度校正
线偏振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近红外偏振探测器的定标及非均匀性校正
来源期刊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近红外 偏振探测器 偏振定标 非均匀性校正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5-241
页数 7页 分类号 TN215
字数 468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972/j.issn.1001-9014.2020.02.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瑞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62 318 11.0 14.0
10 王世勇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5 250 9.0 15.0
14 尹佳琪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3)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近红外
偏振探测器
偏振定标
非均匀性校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双月刊
1001-9014
31-1577/TN
大16开
上海市玉田路500号
4-335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2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800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