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介绍了单因素法优化红松籽油包合物的制备工艺,在最优条件下制备的红松籽油包合物固化率为70.95%,包合物含油率为26.88%.且对红松籽油和红松籽油包合物脂肪酸组分、粒径、电位和生物利用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包合物中红松籽油的各组分含量与红松籽油中各组分含量无明显差异,其中皮诺敛酸的含量为14%~16%.红松籽油包合物的平均粒径为177.3 ±2.6 nm,电位为-33.01 ±1.4 mV.红松籽油包合物组的血药最大浓度(Cmax)是红松籽油组的1.27倍,t1/2a是红松籽油的1.42倍;AUC值是红松籽油1.56倍;平均滞留时间(MRT)是红松籽油的1.04倍.因此,通过本实验说明红松籽油包合物与水溶液形成乳剂,粒径减小,水溶性增大,增加了包合物在体内的t1/2a和平均滞留时间(MRT),提高了皮诺敛酸在体内的吸收.
推荐文章
超临界CO2萃取柏子仁油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
柏子仁油
β-环糊精
包合工艺
超临界萃取
蛇床子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蛇床子素
β-环糊精
包合物
溶解度
丁香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
丁香
挥发油
β-环糊精
包合物
正交设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β-环糊精包合红松籽油的制备工艺及生物利用度评价
来源期刊 植物研究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红松籽油 红松籽油包合物 皮诺敛酸 生物利用度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4-320
页数 7页 分类号 S791.247
字数 419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525/j.issn.1673-5102.2020.02.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祖述冲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 25 1.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31)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红松籽油
红松籽油包合物
皮诺敛酸
生物利用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植物研究
双月刊
1673-5102
23-1480/S
大16开
哈尔滨市和兴路26号东北林业大学
14-77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36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979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