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IMPDH1基因的突变与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发病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211例汉族RP患者和254名正常健康对照者.所有受试者收集12 mL外周血样本,提取DNA后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技术的进行SNP分型,卡方检验鉴定有意义的SNP位点.Go和KeggPathway分析IMPDH1基因的信号转导通路.Swissmodel软件建立SNP位点改变前后IMPDH1蛋白3D模型,了解SNP位点突变对蛋白的影响,定点到蛋白的功能.结果 质谱分析发现在211例RP患者中,与正常对照人群相比,rs72624961是有统计学意义的突变位点.IMPDH1基因的GO和KEGG分析发现,IMPDH1基因与GMP与GTP的生物合成过程有关;与嘌呤核苷-磷酸生物合成,淋巴细胞增殖及氧化还原过程有关.进一步进行IMPDH1基因的KEGG分析发现,IMPDH1基因与嘌呤代谢;药物、酶的代谢有关.运用SWISS-Model软件进行蛋白建模发现IMPDH1基因在编码区发生了Ala-334-Pro (GCC→ACC)的错义突变所引起的蛋白三维结构的改变进行分析发现,IMPDH1基因编码区原ALA氨基酸所在的区域有3个碳原子所组成的共价键.当GCC→ACC发生后,原Ala成为了Pro,可以看到原来的3个碳原子变成了5个碳原子,并且与原来相比,多了3个共价键.结论 在中国东北汉族人群中,IMPDH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rs72624961位点与RP的发病有关.
推荐文章
IMPDH1基因突变与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研究进展
视网膜色素变性
IMPDH1基因
突变
视网膜色素变性一家系与IMPDH1基因突变相关
视网膜色素变性
IMPDH1基因
基因突变
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视紫红质基因突变分析
视网膜炎,色素性
视紫质
基因
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视网膜电图观察
视网膜色素变性
视网膜电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IMPDH1基因多态性分析
来源期刊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变性 IMPDH1基因 基因多态性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21
页数 7页 分类号 R774.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视网膜色素变性
IMPDH1基因
基因多态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1905
23-1159/R
大16开
哈尔滨市南岗区保健路157号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14-101
195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10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8209
论文1v1指导